初易星座

当前位置:初易星座 > 命理百科 >

女儿节是不是端午节的别称,起源、内涵、区别

时间:2023-11-19 08:12 来源:初易星座 作者:admin

女儿节不是端午节的别称。女儿节起源于古代民间,是专门为庆祝女性的节日。这个节日的内涵是弘扬尊重女性、关爱女儿的传统价值观念。而端午节则是传统节日之一,源自于纪念屈原的传说。端午节的内涵是纪念忠诚、爱国精神,并且有吃粽子、赛龙舟等传统习俗。因此,女儿节和端午节在起源、内涵和区别上是完全不同的。

女儿节是不是端午节的别称

女儿节是不是端午节的别称

一年之中第一个是女儿节应该是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也叫做桃花节,是古时候汉族少女的成人礼的时候,一般古代女子都在这个日子举办“笄礼”,临水而行,游玩采兰,载歌载舞,祛除邪气。日本的女儿节也在三月初三,但是和不同的是,日本女儿节是给几岁的幼小女儿过的,而上巳女儿节是给未出阁的女子过的。

图源自:汉服龙岩

一年之中第二个女儿节就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这个我们后面再说,先说第三个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在我们现在看来,七夕不是情人节吗?随着时代的发展,七夕是被赋予了情人节的色彩,但是在古代,七夕却是专属于女子的节日。是女儿节和乞巧节,女子们在七夕晚上拜七姐,祈福许愿,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

图源自:汉服龙岩

第四个女儿节就是九月初九重阳节了,很多人都知道重阳节是给老人过的节,和女儿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在古时候,重阳节这一天,女生是可以休息,什么都不用做的。九九为阳之极,阳极为阴,所以是女人的节日,因此有“九月九,大撒手”、“九月九,搬回闺女息息手”等说法。此外,重阳还有赏菊的传统,而黄花大闺女中的黄花指的就是菊花。也因此在《帝京岁时纪胜》当中记作女儿节。

图源自:汉服龙岩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这个端午节,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节的传说一直以来都蛮多的,我们最熟知的是纪念屈原,除此之外还有纪念伍子胥、纪念孝女曹娥、纪念介子推、三代夏至节、恶月恶日驱避。当然了,这些纪念人物的说法更多的还是后世推上去的。端午节的由来更在这些人物之前,是古代南方举行图腾祭的节日。

图源自:汉服龙岩

那么端午节和女儿节又是怎么挂上钩的呢?我们翻看民俗历史的话,在宋朝以前都是找不到相关记录的。唯有在明朝时期的《帝京景物略》开始记载:“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曰‘女儿节’。”还有在《宛署杂记》中记载的:“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我们可以看出,其实端午节被称作是“女儿节”的说法主要还是起源于明朝时期。

图源自:汉服龙岩

而端午节被称作是女儿节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这几天,女子会佩戴端午索、艾叶和五毒灵符饰作小闺女模样,而出嫁女也会在这一天回娘家。端午女儿节更多的是给出嫁女过的女儿节。其实这个传统在今天也还是有的,北方一些地区端午节少女要佩灵符,簪榴花,出嫁女要回家省亲。而南方一些地区比如福建福州地区,这一天有回娘家讨要夏衣的风俗,而娘家也要把夏衣准备好让女儿带走。

图源自:广元女儿节

而此外还有说是源于四川广元地区为了纪念武则天才定为女儿节的说法。其实感觉这个说法感觉比较弱,一个是在唐宋时期端午都没有女儿节的说法。武则天的出生地一直没有定论,的确有出身自广元的依据,而广元地区也的确有女儿节的说法,郭沫若也是这么考证的。但是吧,广元地区的女儿节并非是在端午时期,而是在正月二十三,有“正月二十三,妇女游河湾”的习俗。而在1985年广元建市以后,正式把这个节日定为女儿节,时间改在了公历九月一日。也就是说是原来的时间也好,现在的时间也好,都和端午节没有什么关系。

因此端午节被称为女儿节最主要的原因应该还是出嫁女子在今天回家省亲吧。

郑重声明:【女儿节是不是端午节的别称,起源、内涵、区别】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