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历是什么意思,起源、象征意义、应用
干支历是传统的一种纪年系统,起源于古代天文学。它以天干和地支组成,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其象征意义在于天干地支代表了自然界的变化和阴阳五行的理论体系。干支历广泛应用于农历、纪年、节气等方面,如农历的年、月、日的计算,生肖的分配等。
干支历是什么意思
例如《尚书·商书·伊训》中就写道:“成汤既殁,太甲元年,伊尹作《伊训》。”又写道:“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此处祀即是年。当全国有共主时,这一纪年法是可行的。但一当没有共主或共主名存实亡时,纪年就会出现混乱现象。
春秋时代,共主周室已名存实亡,没有统一的政权。各诸侯国的诸侯都用自己在位年数来纪年。《春秋》一书即是以鲁国的诸侯在位年数来纪年的。纪年的混乱就产生各地纪年相互对比的要求。需要一个公认的共同对照物。这就使得岁星纪年法流行起来。
岁星,就是行星中的木星,是天空中最明亮的天体之一在流行岁星纪年法之前,早就是古人注意观测的对象。岁星不仅明亮,而且它每年停留在一定的天区,背景上有一组明确的星座于是人们根据岁星所在星区及其本身的亮度和颜色变化来占测地上农作物的丰歉。
另外,如图所示。
如:太岁在寅,岁星在星纪;太岁在卯,岁星在玄枵,等等。于是就可以方便地将星岁纪年,改用太岁所在的辰来纪年。称为太岁纪年法太岁纪年显然要用十二辰即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名来纪年,可是当时(战国时代)人们却另用一套称为岁阴的名称,这些岁阴的名称及其与十二辰的对应是:
寅——摄提格卯——单阏
辰——执徐巳——大荒洛
午——敦牂未——协洽
申——君滩酉——作噩
戌——淹茂亥——大渊献
子——困敦丑——赤奋若
例如秦始八年,用太岁纪年法为“岁在君滩”,就是说于十二辰为申年。《吕氏春秋·季冬纪·序意》写道:“维秦八年,岁在君滩”。若是用星岁纪年则应是“岁在鹑首”。又如屈原在《离骚》开头就讲到他的生辰是:“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以吾降。”“孟陬”按《尔雅·释天》意为正月,摄提是摄提格之简写,即寅年正月庚寅。
除十二支有一套对应的岁阴名称外,十干也有一套对应的岁阳名称:
甲——阏蓬乙——旃蒙丙——柔兆丁——强圉戊——著雍
己——屠维庚——上章辛——重光壬——玄默癸——昭阳
岁阴和岁阳的名称各书都不尽相同,有字的差别,还有次序对应的差别。岁阴的差别较小,岁阳的差别却很大。例如《准南子.天文训》所载的岁阳与《史记·历书》所载的岁阳就有很大不同。
表中,阏和焉,旃和端,柔和游,圉和梧显然是假借文字不同或语音的转讹。屠维和徒维,上章和尚章就不只假借文字不同,而且错序。至于著雍和祝犁,重光和商横,玄默和横艾文字形式不同,或许是同一语的转讹。
太岁是个假设的行为理想的天体。岁星是一颗真实的天体,两者之间很难保持稳定的即或是大体上稳定的对应关系。岁星的恒星周期并不是准确的12年,而是11.86年。因此每12年岁星移行超过1周天4度多。不到85年,岁星就会超前1次(30度)。于是用岁星纪年,85年后的岁名与岁星所在星次相差整整1次。从年上说就差了整整1年。
相关阅读
-
七月半是农历几月几号(起源/习俗和活动/意义和价值)
七月半是农历中的一个特殊日子,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农历月份和日期,而是农历七月的中旬。七月半是农历几月几号1、七月半的起源七月半在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背景和丰富的意义。据...
-
干支历是什么意思,起源、象征意义、应用
干支历是传统的一种纪年系统,起源于古代天文学。它以天干和地支组成,天干有十个,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
-
养鱼能招财是真的吗(风水学说、经验之谈、科学角度解释)
养鱼能招财是一种学说中的观点,但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个说法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支持。在学说中,养鱼被认为是一种能够吸引财运的方法,因为水被视为财富的象征。然而,科学上并没有找到...
-
老公满足不了自己出轨了,心理需求/性生活不满足/情感寻求
老公不能满足自己出轨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心理需求、性生活和情感寻求的问题。首先,出轨可能是由于对心理需求的不满足。这可能意味着在婚姻中感到孤独、被忽视或缺乏情感支持。其次,性...
-
农历8月21日是阳历多少,8月21日是阳历多少
农历8月21日对应阳历是几月几日是很多人好奇的问题,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1、农历8月21日是阳历多少根据农历和阳历的转换规则,农历8月21日对应的阳历日期并不固定,需要具体分析...